电工作业是有一定的安全操作规范的,按照操作规范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设备的使用年限,更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电力人员的安全。
一,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
1、连接点处接触紧密,接触电阻小,稳定性好,与同长度同截面导线的电 阻比应不大于 1-1.2倍;
2、接头的机械强度应不小于导线机械强度的 80-90%;
3、耐腐蚀,对于铝与铝连接,如采用熔焊法,主要防止残余熔剂或熔渣的 化学腐蚀,对于铝与铜联系,主要防止电腐蚀;
4、不同线号的导线及不同金属的导线不得在受张力的地方连接;
5、接头的绝缘强度应与导线的绝缘强度一样;
6、铜铝线连接时必须采用铜铝接头或压接,不准用自缠自的方法;
7、导线的连接应采用压接或焊接(管压接法、电阻焊法、气焊法、封端连 接);
8、单股小截面铜、铝导线联接时,可将铜线涮锡后再相互联接, 6平方毫 米以下铜导线可采用缠绕法连接;
9、铝用压接、钳接、绞接管,在引流处可采 用跳线夹或瓶勾线夹。
10、单股小截面铜、铝导线联接时,可将铜线涮锡后再相互联接, 6平方毫米以下铜导线可采用缠绕法连接;
11、铝用压接、钳接、绞接管,在引流处可采 用跳线夹或瓶勾线夹。
二,电气设备连接的基本要求:
1, 电气设备应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
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 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 通过空气能实现绝 缘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是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 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 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 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 电极化, 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 此带电区 (导体为圆形时, 带电区为环形) 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2. 电气元件及其组装板的安装结构应尽量考虑进行正面拆装,如有可能,元件的安装紧固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
3. 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 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4. 二极管、三极管及可控硅、矽堆等电力半导体,应将其散热面或散热片 的风道呈垂直方向安装,以利散热。
5. 电阻器等电热元件安装一般应安装在箱子的上方,安装方向及位置应考 虑到利于散热并尽量减少对其它元件的热影响。
6. 柜内的 PLC 等电子元件的布置要尽量远离主回路、开关电源及变压器, 不得直接放置或靠近柜内其他发热元件的对流方向。
7. 主令操纵电器元件及整定电器元件的布置应避免由于偶然触及其手柄、 按钮而误动作或动作值变动的可能性, 整定装置一般在整定完成后应以双螺母锁 紧并用红漆漆封,以免移动。
8. 熔断器、 使用中易于损坏、 偶尔需要调整及复位的零件, 应不经拆卸其他部件便可以接近,以便于更换及调整。
9. 熔断器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距离应便于熔体的更换。
10. 不同电压等级的熔断器要分开布置,不能交错混合排列,有熔断指示器的熔断器,其指示器应装在便于观察的一侧,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装在电源侧。
11. 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 当有困难时, 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 设加强绝缘的隔板。
12. 端子应有序号, 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 离地高度宜大于 350mm 。
13. 有防震要求的电器应增加减震装置,其紧固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
14. 新落料的导轨端头处均需剪斜口,以防工作时的意外。
15.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16. 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 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紧贴墙面固定。
17. 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 2‰,全长允许 偏差为 20mm 。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18. 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接线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 30mm ,其他载流元件与线槽直线距离 30mm 。
19. 控制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 20mm ,动力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 30mm 。
20. 中间继电器和其他控制元件与线槽直线距离 20mm 。
21. 低压断路器的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无明确规定时, 宜垂直安装, 其倾斜度不应大于 5°。
22. 低压电器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可采用支架、金属板、绝缘板固定在墙、柱或 其它建筑构件上。金属板、绝缘板应平整。当采用卡轨支撑安装时,卡轨应与低 压电器匹配, 并用固定夹或固定螺栓与壁板紧密固定, 严禁使用变形或不合格的卡轨。
23. 电气元件的紧固应设有防松装置, 应放置于螺母一侧, 平垫圈应放于紧固螺钉的两侧。 如采用双螺母锁紧或其他锁 紧装置时,可不设弹簧垫圈。
24. 采用在金属底板上搭牙紧固时, 螺栓旋紧后, 其搭牙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螺 栓直径的 0.8倍,以保证强度。
25. 电源侧进线应接在进线端,即固定触头接线端;负荷侧出线应接在出线端, 即可动触头接线端。
26. 面板上安装元件按钮时, 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应先用铅笔直接在门后 写出代号,再在相应位置贴上标签,最后安装器件并贴上标签。
27. 按钮操作应灵活、可靠、无卡阻,集中在一起安装的按钮应有编号或不同的识别标志, “紧急”按钮应有明显 标志,并设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