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辽宁电力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国内首个智能变电站全无线在线监测系统在辽宁省朝阳市何家220KV智能变电站成功投入运行。
该项目是国内首个智能变电站全无线在线监测系统,该项目采用了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导的WIA工业无线技术改进传统变电站设备监测装置,可实时监测避雷器、变压器铁芯、SF6气体、母线接点温升状态。
智能变电站全无线在线监测系统项目是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也是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面向智能电网的安全监控、输电效率、计量及用户交互的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示范工程之一。
该项目采用了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导的WIA工业无线技术改进传统变电站设备监测装置,可实时监测避雷器、变压器铁芯、SF6气体、母线接点温升状态。为了满足该项目进度需求,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智能电网课题组人员加班加点克服困难,多次赴现场调试。整套系统设备经受住了极寒天气的考验。
该系统的投入使用表明了WIA无线通信性能与有线通信性能相当,并可无缝接入智能变电站辅控系统,为供电局运维人员提供丰富的预测性维护信息。朝阳市供电局现场负责人对该套系统给予了充分认可,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视察后也给予好评。该系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智能电网国家标准尚缺位,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都在致力于相关标准的研究编制。这种努力无可厚非,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国标的诞生将综合考虑市场多个主体的研究技术成果,可以想象,国标一旦确定,必然有一部分“不合标”者将承受损失。
目前看来,国家电网对于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研究已呈现阶段性成果,日前已经发布了其历时一年编制完成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规划,而更加详细的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与此同时,南方电网也在致力于智能电网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包括智能变电站、开关、变压器等。但二者的标准难免有区别之处。
在设备商看来,国网此次发布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很大程度上使以往智能电网设备标准缺失的现象有所改观。面对智能电网设备市场,更多的设备商可看到明确的规则,产品的研发制造更有针对性,技术壁垒一定程度上得以破除。
然而,至少在目前来讲,这种技术标准的统一也仅限于国家电网覆盖范围内,南方电网的智能电网标准也在研制中,对于设备商而言,究竟走哪一条道路,还是个难做的选择。
毕竟对于不少设备商而言,目前已对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发和制造投入了巨额成本,不少设备商的产品已经开始中标电网公司的智能电网示范试点项目,因此,技术标准对于设备商而言无异于市场标尺,如果最终确定的设备国家标准与设备商目前沿用的技术存在差异,那么设备商为争市场进行技术改造的成本必将大幅攀升。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种新技术而言,从开始的多元化技术探索到逐渐形成统一的行业或国家技术标准都需要一个过程,“成长的代价”看似难以避免,那么该如何最大程度上降低这种代价?
首先,应该加强市场主体间的互通有无。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多方观点的碰撞和沟通,而最怕这种“互通有无”被人为阻隔,设备商愿意看到清晰、透明、统一的技术标准,这也有助于市场的规范,不同市场主体对智能电网标准的理解和意见应得到综合考虑,首先就应该进行充分沟通。
其次,统一关键技术的诉求。国家有关部门可以不必要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制定出详细的技术标准和规划,毕竟条件也很难具备,但可以制定大致的技术方向和诉求原则,如此一来,把握住关键技术的方向,对局部技术标准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毕竟,几种技术路线并存在我国电信等行业中并不鲜见。
在业内专家看来,我国智能电网标准的国家标准将会针对不止一种标准路线提炼出本质的原则性标准,因此,一定程度上容忍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具体标准上的差异并没有太大问题。关键的衡量标准在于,技术一定要是先进、有前景的。
最后,确保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我国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电网招标采购中,设备商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如何保证招标市场的公平公正也关系到智能电网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毕竟国内设备商之间的竞争涉及国内国外,而公平环境下的充分竞争有利于提升我国智能电网系统的综合竞争力。
IEEE标准协会前主席:智能电网建设需全球协作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目前,我们智能电网也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也取得了卓越成效。同时,我们在新能源的开发方面也投入了很多。但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我国也遇到了一些技术挑战及难题,对此,搜狐科学频道采访了IEEE标准协会2009年度-2010年度主席,IEEE理事会公共事务主席,华为企业标准部成员ChuckAdams,他对新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些困难及解决方案作出了专业的解读。以下为采访实录:
搜狐科学:在对新能源的大力开发利用的同时会遇到一系列的技术挑战,请简要说一下都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哪个是最棘手的?
ChuckAdams:最突出的挑战就是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间歇性,如太阳能,风能等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对可再生能源可利用性的预测和维护将成为智能电网时代到来的持续需求。如自然现象中的刮风和阳光照射,它们并不一定在我们需要这些能源时能够立刻供给。将大规模的能源存储技术与提高的可预测性和平衡性结合起来是势在必行的。能源的存储将能够提供必要的储备和平衡。有效的将储存的能量转入电网传输系统,将分散的已存储的可再生能源集成到一个平衡的基础设施里,以供人们在需要时能够使用,这些是智能电网里热门的标准以及技术发展的几个例子。为了确保电网的可靠性,将来提高其它技术方面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新的发展也有待提上日程。如整合电网接入的新技术和服务,有效的平衡按需加载及供给间的关系。
搜狐科学:并网技术上是否有必要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如果统一后会带来什么好处?
ChuckAdams:统一的全球标准,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整合以及提供智能电网的扩展服务等新能源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在供应电网技术的行业市场机会扩大的同时,标准能够确保新技术不会对电能质量,电网的稳定性以及工人安全产生消极影响。标准支持多种选择,能够帮助通过智能电网技术获益的电力公司和消费者来控制成本。全球产业驱动全球市场并同时需要全球的标准。
然而,任何一个单独的标准社群都不可能为一个大如智能电网的产业提供所有必要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一个能够在一些“主线”里有大量合作交集的标准社群,例如在业界因电网基础技术的专业性而被广泛认可的IEEE去提供一些更有针对性的,以应用为导向的工作。这将会成为一个覆盖全球范围的标准的生态系统,它将统一智能电网在全球的实施,而IEEE致力于成为这个全球生态系统里的重要一员。
搜狐科学:会由哪个国家牵头来达到标准的统一?
ChuckAdams: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国家将牵头统一智能电网标准。为了迎合预期的智能电网的潜力,为了技术转移以及经验分享,全球的协作将是非常必要的。在行业的发展超越国界时,标准必须为智能电网在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铺平道路。
IEEE,作为一个拥有大量技术深度的国际组织,为智能电网所需要的协作提供了绝佳的环境。IEEE如今拥有超过100个活跃的及正在制定中的智能电网相关标准,并拥有近20,000名世界范围内的成员参与到标准的发展中来。此外,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组织-IEEE标准协会作为IEEE里的综合群体,拥有超过400,000名世界范围内的成员以及45个几乎覆盖了智能电网各个技术领域的技术协会和委员会。
搜狐科学:中国标准制定机构应如何与国外的标准制定机构合作,以加快新能源相关标准的统一?
ChuckAdams:智能电网作为一个如此巨大的行业,在涉及了众多技术和国家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全球的标准和技术群体的合作,才能尽可能完整和有效的实现预期。中国智能电网的实施得益于全球标准发展环境下所学习和分享到的经验。全球市场也将受益于中国智能电网的部署并将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技术应用以整合融入中国电网基础设施的发展。事实上,这种类型的合作和技术转让已经在IEEE标准协会的努力下发生了。如国家电网公司下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YimingHou高级工程师(教授)所主持的工作组正在制定IEEEP2030TM“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标准”。
此外,天地互连公司,中国电信,清华大学以及北京交通大学--在世界其它组织的支持下,创立了“IEEE1888™标准-泛在绿色控制网络协议”,以面对能源使用不断飙升的形势。该标准旨在帮助大型商业建筑减少能源使用,控制环境排放,在2011年已经通过并衍生出了一系列为特定的应用程序量身制定的基本标准。
此类技术方案同样也会催生相关电力技术领域的发展,范围将包括智能交通,电动汽车技术,消费类家电发展以及智能城市等。技术的转让及整合将会加快全球标准化的步伐,并扩大21世纪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